科学研究

李凤民教授课题组举行冬小麦新品种“兰大211”观摩推介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29 打印    

近年来,李凤民教授课题组在种质资源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课题组选育的旱地冬小麦品种“兰大211”以区域试验产量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品种审定。为了加速新审定的旱地小麦“兰大211”的示范和推广,实验室李凤民教授课题组近日在榆中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举行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兰大211”现场观摩推介活动。

6月23日上午,在榆中校区作物育种基地,李凤民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兰大211”原原种生产情况。在榆中校区种植的“兰大211”原原种长势均一、穗大粒饱、群体产优势突出。

榆中校区“兰大211”原原种生产基地

李凤民教授向大家介绍榆中校区饲草小黑麦引种选育情况

6月23日下午,大家在清水县观摩考察了“兰大211”生态学高产机理研究基地。李凤民教授介绍了生态学育种理论的基本原理、框架和实际应用,并与作物育种和农技推广同行专家进行了交流。

李凤民教授向大家介绍清水县“兰大211”密度竞争试验

6月24日上午,大家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观摩了“兰大211”良种扩繁基地。李凤民教授向参加活动的专家、种业公司和种植大户代表介绍了“兰大211”品种的优点和栽培注意事项。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兰大211”良种扩繁基地观摩活动现场

6月24日下午,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召开“兰大211”观摩推介活动座谈会,省农技推广总站李城德书记、省种子总站吴正强副站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杜久元副所长对“兰大211”推广建言献策。天水、陇南、平凉和定西四个市的农技推广和种子管理系统专家表达了对推广“兰大211”新品种的兴趣和信心。座谈会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党委副书记徐志强对兰州大学和省内农技和种子管理系统在张家川召开“兰大211”现场观摩、座谈和签约活动表示感谢,希望“兰大211”能在张家川县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旱地小麦新品种“兰大211”观摩推介活动座谈会

座谈会结束后,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黄新业副院长代表学校与两家种业公司签署品种推广授权协议。

旱地小麦新品种“兰大211”推广授权签约现场

此次观摩推介活动得到了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和甘肃省种子总站的大力支持。生命科学学院刘芳书记和黎家院长参加了“兰大211”观摩推介活动和品种授权推广签约。

据悉,冬小麦新品种“兰大211”是由我校李凤民教授团队选育,2020年3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麦20200014)。在我省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中,“兰大211”平均亩产442.68千克,比对照增产11.8%;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8.5千克,比对照增产12.4%,是参加大面积生产试验产量最高的品种。“兰大211”含有Yr15抗条锈基因,对条锈病条中32、条中33、条中34、贵农22-14、中4-1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该品种丰产、稳产和抗病性突出,适合在甘肃省旱地冬麦区种植。

李凤民教授课题组通过杂交、诱变和引种手段系统开展作物育种工作,涉及小麦、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等作物。通过搭建作物育种平台,一方面检验作物“群体选择”生态学理论,也助力于旱地粮食和饲草安全。课题组选育的冬小麦 “兰大182”在2019年甘肃省中部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27.5%,产量位居第一位,顺利进入第二年区域试验,有望通过审定。另外有一批引种选育的小黑麦和紫花苜蓿已经进入扩繁阶段,有望在支撑草食畜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