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27日,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兰州及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举办了“兰大-北大-清华高寒草地全球变化实验研究联合实习”活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及兰州大学的13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实习活动旨在加强各个大学草业科学、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及各位同学对草业科学和草地生态学相关实验方法的了解,增加从事草业科学、草地生态学相关研究的兴趣。
7月21日,实习的同学们参观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与实验室的老师进行了座谈交流。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南志标院士接见了参加实习活动的同学们并与同学们合影留念,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贺金生教授、实验室王彦荣教授、王锁民教授、刘志鹏教授、朱剑霄青年研究员参与了本次座谈交流。

图1:实习同学与南志标院士及老师们合影留念

图2:实习同学参观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图3:“兰大-北大-清华高寒草地全球变化实验研究联合实习”座谈交流会
座谈会上,贺金生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总体定位、研究方向、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取得的成果等。随后,同学们和老师就草地生态学、全球变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7月22日-27日,参加本次实习活动的同学们前往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野外实习,实地了解全球变化、草业科学、草地生态学相关实验方法。

图4:实习团队在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合影
7月23日,贺金生教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海北实验站观测场,对他主持的“增温-降水控制实验”平台及周边实验样地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和老师进行交流,学习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相关实验方法。下午,同学们参观了养分调控研究平台和国重最新主持建立的大型放牧实验平台。

图5:贺金生教授向实习同学介绍增温-降水控制实验平台

图6:实习同学在草地合影

图7:实习同学学习测定土壤呼吸
7月24日,草地生态研究所的闫涛青年研究员带领同学们在海北站综合观测场学习了测定土壤呼吸的原理和方法。随后,同学们亲自用LI-8100测定了土壤呼吸,并就测定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问题与老师进行了交流。
7月25日,海北站张振华副站长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海北观测场附近的实验样地。随后,张振华副站长在二楼会议室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海北站的发展历史、地理位置、研究方向、实验设置及研究成果等内容,并和同学们分享了在海北站所拍摄的植物和样地的照片,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介绍结束后,同学们与张振华副站长就野外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野外科研工作的乐趣与困难,认识到野外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对常年在野外的科研工作者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图8:张振华副站长带领同学们参观海北站综合观测场

图9:张振华副站长向同学们介绍海北站
7月26日,同学们前往祁连山主峰岗什卡雪山,领略了岗什卡自然景观并细致观察了高海拔垫状植物。雪山的美景让同学们流连忘返,生长在4000米海拔以上的植物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生命的魅力。

图10:岗什卡雪山自然景观

图11:实习同学于岗什卡雪山拍摄的多刺绿绒蒿

图12: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7月27日,实习活动结束,同学们恋恋不舍地踏上归程。
通过此次实习活动,同学们学习了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相关实验方法与设计,认识到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的研究作为全球高海拔-高纬度寒冷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一部分,将对人类认识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此外,此次活动增强了不同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了相互的了解,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