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动态

首页 > 正文

霍学喜教授、潘光堂教授和赵书红教授访问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7-06-13 打印    

2017年6月1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霍学喜教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潘光堂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副院长赵书红教授应邀来访并在碧野楼四楼报告厅作学术报告。报告由沈禹颖教授主持,实验室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首先由霍学喜教授做题名为《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问题、思路》的第一场报告。他着重从农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结构组成及其特征、目前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与本质、未来供给侧改革思路,并在最后指出了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几个战略性命题。他的报告富有时代特征与思维深度,尤其有关草业的农业结构见解在师生中引起一致共鸣。

随后是赵书红教授的《基于整合组学挖掘猪产肉及抗病性状的重要基因及分子标记》报告。赵书红教授作为唯一一位参与完成猪基因组测序计划的中国科学家,在此次报告中主要从目前猪育种的主要手段、技术及选育方向做了详细介绍,重点介绍其团队在运用表型组、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和蛋白质组等整合组学策略,建立了以高通量技术为基础的高效基因资源发掘技术体系,解析猪重要经济性状——肉质性状与抗病力等性状的遗传机理及分子标记挖掘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最后由潘光堂教授做题为《经典数量遗传学分析方法在现代作物遗传改良中的重要应用》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数量遗传学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作用、性状配合力及其育种应用、杂优类群与杂种优势模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原理及其应用四个方面的问题。他以玉米遗传育种为例,就数量遗传学对作物遗传改良的推动作用,及玉米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原理、高密度选育自交系和高密度鉴定杂交种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阐述。

整个报告会现场气氛活跃,与会者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潘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此次学术报告会激发了实验室师生浓厚的科研兴趣,特别是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