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和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邀请,实验室熊友才教授分别于12月11日和10月25日作关于农业技术转移国际合作的学术报告,并为国际学员授课,主要阐述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领域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中取得的进展,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热评,学员们纷纷表达了合作的浓厚兴趣。

12月11日,熊友才教授在“中国农业技术转移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
12月11日,农业部外经中心主办的“中国农业技术转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参会单位包括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处、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瑞昌棉业有限公司和安徽皖津公司等15个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会议由农业部外经中心于戈处长主持。会议旨在加快中国农业技术向非洲国家转移,实现非洲国家改善粮食安全水平。熊友才作了题为“中国-肯尼亚旱作农业技术合作与示范”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阐述了兰州大学过去三十年在旱区集水农业技术研发与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方面的发展历程,为解决粮食安全、改善农户生计和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兰州大学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熊友才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兰州大学过去四年在非洲之角所做的旱作农业技术示范和转移所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并对我国在非洲国家的技术转移方面提供了战略决策建议。会议组织方和与会者踊跃提问,表达了浓厚兴趣,认为兰州大学在旱作农业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所做工作为我国农业技术转移作出了重要贡献,令人印象深刻,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是所有报告中最具代表性的报告,希望将来继续发挥兰州大学在该领域的优势,为国家的非洲战略作更大贡献。
10月25日,熊友才教授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国际研修班”学员授课
10月25日,由科技部国合司在昆明主办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国际研修班”上,熊友才受邀给来自13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学员授课。授课以“Rainfed agricultural system in Kenya: A case study on south-south collabora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为题,系统讲授了雨养农业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要领和生产实践效果,并介绍了兰州大学在非洲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所取得的进展。授课内容深入浅出,熊友才与学员们互动热烈,并接受了学员们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提问。授课结束后,来自埃及、津巴布韦、伊朗、泰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员们纷纷表达了将该技术应用到本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