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动态

首页 > 正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教授来实验室讲学

发布时间:2014-09-29 打印    

9月22-23日,应实验室任继周院士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教授为实验室师生分别举办了两场讲座。

9月22日下午,樊志民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报告,从自然禀赋、制度文化、农学体系、多样文明类型四个方面深刻剖析了中华农业文明为何能可持续发展,创造辉煌。尤其在自然禀赋部分提到孕育我国文明的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切合自然气候维度分布规律,易于产生同质农业类型,更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生产结构与社会秩序;文明类型部分将中华农业文明凝练为三代中原农耕、汉唐北方农牧、宋清江南农渔三大类型,它们结构、功能优势互补,奠定了中华文明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令人印象深刻。

9月23日上午,樊志民教授又作了题为《道家学说与农耕文化》的报告,他首先谈到农业与诸子学说的关系,认为农业生产是思想产生的源泉,与各项学说的产生有直接关系。接着又以常人以为道家理论与农业关系甚微为突破口,从道家对自然规律的感知、道家的诸多概念直接来源于农业实践、道家发轫于民众的诉求等方面,分析道家核心思想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各种实质联系,并延伸到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与中国传统农业之间的辩证关系。

樊志民教授的两场报告,以独到的学术眼光、深刻的辩证思维在师生中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