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动态

首页 > 正文

产学研结合、推动乡土植物山黧豆的多元化品种选育

发布时间:2022-07-07 打印    

山黧豆是重要的粮、草、饲兼用型作物,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南方丘陵地区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品种选育一度成为乡土植物资源利用的成功典范。

629日,甘肃省山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熊友才教授及课题组成员一行参加了由甘肃省山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办的食用豆种质资源展示、评价及新品种选育学术交流及现场观摩会



学术交流会由联盟秘书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全乐副教授主持。交流会上,熊友才教授介绍了山黧豆优良的农艺特性及研究历史,就山黧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作用、可持续发展及多元化的品种选育进行了分析。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明研究员就单位的科研、项目、人才等情况向与会专家进行了介绍。天水师范学院焦成瑾教授、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韩文斌研究员、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王梅春研究员等分别汇报了山黧豆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与新品种选育、在生产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市农科院分管副院长李鹏程研究员参加了学术交流。


会议期间,张明院长陪同与会专家观摩了定西市农科院创新基地。专家们细致观察了160份国内外山黧豆资源的田间试验,对高产、耐旱等关键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评比。这为进一步结合基因编辑和传统育种等技术手段,培育和筛选适应不同功能需求和生态适应性的山黧豆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兰州大学具有悠久的山黧豆研究传统,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态学院等多名专家教授曾长期从事相关基础研究,在国际、国内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声望。近年来,熊友才教授领衔组建了甘肃省山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据此加强了山黧豆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展开了山黧豆品种资源收集与筛选等多项重要工作,推动了山黧豆在甘肃、陕西、四川等地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撰稿人:徐全乐、张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