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年9月17日,是兰大116岁生日,我在北京遥祝兰大生日快乐!
5年又4个月的兰大生活,使得兰大成为我的又一个母校,兰州成为我的又一个故乡,这段不平凡的岁月,已成为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优美乐章、精彩华章!
兰州地处偏僻,却成为我与指挥中心联系最直接、最畅通、最紧密的所在。
一个人独处兰州,也是我精力最旺盛、热情最饱满、注意力最集中,历练最丰富的时期。
那段岁月,也是自我参加工作后,闲暇之时,阅读量最大的时段。
在兰州,除了给力的工作团队,兰大、兰州的一些师友,给予我莫大的关爱、支持与帮助,而从他们身上,从他们的言与行中,我更是汲取了诸多的营养,兰大的南志标先生就是这些师友中的一位。

2019年3月初识南志标先生
南志标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草地农业科学的杰出带头人,在他和任继周先生的带领下,兰大的草业学科、草种创新、草地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一直走在全国所有高校的最前沿,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作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
2019年3月,初到兰大几天后,受东北林业大学老校长李坚院士的嘱托,我专门拜访了南先生,而此后,南先生始终默默关注和支持着我的工作,从南先生身上,我也汲取着前行的力量。
在与南先生的交往中,有两件令我特别感动和难忘的事,发生在2023年10月,不到10个小时之内。
13日上午9点,在中国农科院,要召开任继周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百岁诞辰纪念会。

2023年10月13日与南志标先生参加任继周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百岁诞辰纪念会
一件事是,12日晚9点半,我刚抵达会议驻地,会务组的同事就告诉我说,南先生刚刚离开不到5分钟,他仔细了解了会议所有环节的安排,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还非常仔细地检查了会议室和所有席位,包括座签摆放等情况。听罢,我心中热流涌动,当时的南先生也是72岁的老人了,还如此对待自己的老师(南先生一直视任先生为自己的老师,尽管他们没有师承关系),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他做事的认真态度,他对师长的尊崇,从这件小事上得以显现。这是科学家对科学家的礼敬,是教育家对教育家的礼敬,是对科学、对教育的礼敬!

任继周先生亲自出席任继周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百岁诞辰纪念会
另一件事是,13日早晨,吃过早饭后,刚八点一刻,我随严纯华校长去会议厅门口,迎接来参会的嘉宾。还未走到楼前,就望见南先生已经在大门口招呼客人。我心中的热流再一次涌起,同时感到深深的羞愧,早到的应该是我啊!昨天很晚才离开会场做会前检查,今天一大早又赶来迎候嘉宾,南先生以身教又给我上了一课!
令我感动和难忘的还不止于此,要知道,此时的南先生身体状况极其差,耳朵、眼睛都出现了严重问题,正在治疗之中,而与他相濡以沫的夫人,我国草类植物育种与种子学家王彦荣教授刚仙逝不久,这对南先生的刺激和打击巨大。
2023年1月,王彦荣教授在京仙逝时,我正在京西宾馆开会,那时疫情还没有彻底结束,会议管理很严,会议中间如果请假出去就无法再回来参会,因此,我无法去作最后的送别,只能以电话和微信的方式表示哀悼。
2023年的10月5日,就在任继周先生百岁诞辰的前一周,是南先生的72岁生日。我约了南先生出来小聚,给他庆生的同时,也是想给他散散心。那一天,兰州小雨,南先生准时赴约,我给南先生倒了一杯酒,整顿饭间,先生虽频频举杯,并且每次都把酒送到嘴边,但直到吃罢,我发现,他面前那一杯酒,一点儿也没有少。席间与他讲话,要凑到他耳边,几乎到了要喊的程度,他才能听到。雨中送别南先生,我心情沉重。
2024年5月,我回京之前,正好南先生从海南休养回兰,再一次与先生小聚,此时,他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他真诚地祝福我和家人终于得以团聚,我深切地感受到,先生的真诚,真的发自内心。而这一次,先生不但频频举杯,而且喝了好几杯。见此情景,我心开怀。
时值兰大116岁生日,也快到了南先生74 岁寿辰,祝福兰大,祝福南先生和兰州的师友!
2025年9月17日北京
(编者案:作者蔺海波同志现任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曾任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国家监委驻兰州大学监察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