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21日,“全球荒漠化研究网络-中国黄土高原案例研讨会”在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黄土高原主要省份的专家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先后由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凤民教授和James F. Reynolds教授主持。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对过去30年来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治理和旱地农业发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研讨,并前往榆中北山和定西市安定区进行了两天的野外实地考察,包括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榆中北山的旱地农业生态试验站,定西市巉口、响河及花岔流域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治理示范点以及定西市的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香泉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示范基地、民祥牧草、伊兰纯牛业等相关农业企业。在主题研讨中,围绕旱地农业发展范式、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系统以及黄土高原土地退化与生态重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将世界其他干旱区的研究成果与黄土高原的成就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次会议旨在通过集中深入的研讨,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变化和土地退化的关键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的驱动过程及其关键作用尺度,初步形成了黄土高原人类与环境耦合的概念模型,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为未来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手段并形成黄土高原旱地发展范式框架。
新闻背景:
全球荒漠化研究网络(ARIDnet)由James F. Reynolds教授创建,已在北美、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十多个国家开展了案例研究。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然而,受地形破碎、土质疏松、降雨集中等自然因素和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开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大、群众贫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然而近20年来,旱地农业、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过程开始趋于改善,正在形成持续好转的良性局面,对这一案例的深入研究将为ARIDnet的全球网络研究提供重要案例,对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