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全部教师 (按姓氏拼音排序)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全部教师
朱剑霄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研究群:草地生态

研究群:Grassland ecology

Tel: Fax: Email:jxzhu@lzu.edu.cn
个人简历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

基本情况

朱剑霄,男,四川成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geosciences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邮箱:jxzhu@lzu.edu.cn。

教育经历

2004.9-2008.7  四川农业大学, 园林, 农学学士

2008.9-2011.7  四川农业大学, 生态学, 理学硕士

2011.9-2015.7  北京大学, 生态学, 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5.7-2017.12 北京大学, 自然地理学, 博雅博士后

2018.1-2021.10 兰州大学, 青年研究员

2021.10-今 兰州大学, 教授

学术任职

担任《草业科学》青年编委, Global Change Biology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BiogeosciencesPlant and Soil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等期刊审稿人。

荣誉与奖励

2012年:四川农业大学校级优秀硕士论文

2016年: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

2020年: 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5/12)


本科生培养

截止2021年7月, 已毕业本科生2名,毕业后去向如下:

李育庆(科学院地理所, 直博)、王新(兰州大学, 读硕)。


研究生培养

截止2021年7月,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4名,学生毕业后去向如下:

张建胜(甘肃审计厅, 公务员)、宋珊珊(北京大学, 读博)、张帆(科学院植物所, 读博)、王梦蕾(陕西区委统战部, 公务员)。


博士后合作者

在读硕士生:张意王新李雪黄文博、李铭婉

毕业硕士生:张建胜张帆宋珊珊王梦蕾

毕业本科生:李育庆、王新

当前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主要从事:

1) 典型生态系统群落组成、结构与碳循环关键过程(样地尺度);

2) 典型区域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对“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区域尺度);

3)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国家、全球尺度) 的相关研究工作。

上述研究内容:

1) 构建了国家尺度典型生态系统植物残体碳收支模式, 为实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弥补重要空白, 基础数据库纳入“碳中和重大咨询专项”的重要数据清单(2021), 据此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5/12, 2020);

2) 揭示了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响应机制;

3) 阐明了典型生态系统类型植物残体和土壤的协同固碳过程与机制, 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写入国外经典教科书(“Plant Litter” 第四版, 2021)。


研究项目

1. 在研

1). 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32122061) “森林植物残体碳收支”, 起止年月: 2022.1-2024.12. 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507700) “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的主要物源制约因子及其应用技术研发”, 起止年月: 2019.12-2022.5. 专题

3). 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7020201) “三江源高寒草甸恢复技术与近顶极群落构建”, 起止年月: 2020.11-2025.10. 专题

4). 科学院重大咨询 碳中和重大咨询专项”, 2021. 参与

2. 结题

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31700374)“叶片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起止年月:2018.1-2020.12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M580919)“森林植物残体碳释放的空间格局”,起止年月:2016.1-2017.12


发表论文














其他成果

[专著] 方精云, 朱剑霄 主编.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