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8‒21日,第六届生物多样性前沿论坛暨《生物多样性》第七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生物多样性》期刊主办,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态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多样性》编辑部承办,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协办,包括前沿论坛和编委会议两部分。共有来自86家单位的24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第六届生物多样性前沿论坛暨《生物多样性》第七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合影
前沿论坛开幕式由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副院长邓建明教授主持,兰州大学副校长陈熙萌教授、《生物多样性》主编马克平研究员和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贺金生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从左上到右下依次为:邓建明教授、陈熙萌副校长、马克平主编和贺金生教授
陈熙萌代表学校致辞,他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兰州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草学、生态学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效,期待与会专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学术研讨与交流,分享前沿成果,为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贡献力量。
马克平介绍了会议筹备情况,对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生态学院和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对此次会议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回顾了近年来生物多样性前沿论坛举办情况以及《生物多样性》发展情况,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交流中碰撞出学术火花。
贺金生在致辞中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同仁以及《生物多样性》编辑部对重点实验室的信任表示感谢。他表示,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是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草业科学研究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实验室围绕草种创新和草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和阶段性进展,希望专家学者继续关心、支持和帮助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发展。
论坛包括特邀专家报告2个、编委报告15个、特邀青年专家报告1个、青年编委报告18个。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刘建全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作为特邀专家分别作了题为《祖先核型构建与古杂交多倍化物种多样化过程的检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范式:格局、过程和机理》的报告;来自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河南大学、海南大学、汕头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日本服部植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等27家单位的编委、特邀青年专家以及青年编委分享了报告。报告内容丰富、精彩,涉及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物种分布格局、物种的环境适应、群落构建机制、生物入侵机制、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研究新方法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参会人员积极提问,现场学术气氛活跃。
2位特邀报告人(左:刘建全教授;右:何舜平研究员)
15个编委团队报告
18位青年编委和1位特邀青年专家作报告
本次论坛首次设立了研究生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14家单位的24名研究生做了精彩的报告。由《生物多样性》期刊副主编、编委和青年编委组成的评审小组根据报告的科学问题界定、结果展示、现场讲述等方面遴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马克平研究员给研究生论坛一等奖获奖者颁奖
贺金生教授和雷富民研究员给研究生论坛二等奖获奖者颁奖
邓建明教授和黄晓磊教授给研究生论坛三等奖获奖者颁奖
前沿论坛闭幕式由《生物多样性》编委、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吴纪华教授主持。马克平主编做总结发言,他指出,期刊不仅是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也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安排紧凑高效,报告水平高,参会人员热情高;报告涵盖面广,从8个大的领域报道了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同时,他建议增强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
第七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由主编马克平研究员主持,共33位编委和47位青年编委参加了会议。编辑部主任周玉荣介绍了期刊的发展历史、审稿流程、稿件质量要求、策划出版的专题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会编委就组织优秀稿件、栏目建设、服务宣传、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为期刊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和对策。
生物多样性前沿论坛由《生物多样性》编委会发起,聚焦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为生物多样性科学领域的学者搭建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